用科技收成!從專利內容探究農業科技

數位時代的一個封面故事『用科技收成!新世代農夫下田,讓農業變得更性感』吸引了我的目光。

提到農業,總是會讓人聯想到揮汗如雨的農夫。而今農業與科技的距離越來越近,農夫的形象已經不若以往,農場也逐漸朝自動化、無人化的方向前進。新世代的農夫,不再只是用勞力耕作,還需花更多腦力決策。唯農夫從繁瑣艱辛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才能為農業創造更大價值。-《數位時代》

封面故事中介紹了四位科技農夫,他們分別使用了不同的科技,使農業的經營與管理更加有效率,如埔里豆之谷農場的陳新豪,其研發一種監控系統,可從App即時監控園區內的溫度、濕度及照度,以獲得最即時的氣候資訊,或是畢業於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學系的蘇建鈞,開發出一款農務管理App,協助農民做耕地管理、田間定位導航和食品履歷等。

提到科技,或者更確切地說,當提到『發明』,隨即就會馬上想到『專利』!然而,將這四位科技農夫的名字,鍵入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的發明人欄位時,卻驚訝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將這些具價值的發明申請了專利(也可能是已經申請了,但尚未公開)。

他們沒有申請,不代表沒有農業科技專利的存在!農業科技專利,顧名思義是以應用於農業領域中之新技術為內容的專利(本文暫且尚不探討這些農業科技專利,是否真的符合專利要件),以下就帶您來看看:

中華民國第M495067號新型專利「農業自動輔助系統」,城市學校財團法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了解全部專利內容:https://goo.gl/JUpWYl

如何即時地監控並對應地調整水位,或是驅離某些鳥類或昆蟲等有害於農作物之特定生物,都需花費人力長時間地監控與調整,而在農業人口短缺的狀況下,這類需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的工作將是一大負擔。為了解決此問題,此專利便提供一種能有效節省人力與時間之農業自動輔助技術,藉由感測模組動態地感測農地的即時水位及環境,並由判斷模組比對資料庫之數據,並以調整模組即時地調整農業用地的水位,藉以節省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

中華民國第I508029號發明專利「農業保全系統」,聖約翰科技大學
(了解全部專利內容:https://goo.gl/TvrzhB

隨著近年來的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農作收獲量逐年下降,致使糧食短缺的現象日益顯著,農民苦辛經營的作物,若被不肖份子偷竊殆盡,更是損失重大。這件專利便旨在建置一種可供協助農民保存農作物的環境監控系統,該系統供判別諸如農田或果園等植場地的即時狀況,當有外人入侵時(如上圖中的小偷)便能發出一警示訊號給遠端的智慧行動裝置。

中華民國第M523173號新型專利「無線通訊感測系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了解全部專利內容:https://goo.gl/BGzaAB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作物生長及品質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含環境溫溼度、日照、土壤含水率及電導度等,如何能準確且有效率地獲得該些數據,便成了一大難題。這件專利即提供一種可同步監測多項作物栽培參數,包括如環境(溫度、濕度、光合作用有效光子通量與二氧化碳)、作物(葉片溫度)及土壤(溫度、含水率與電導度),並且能方便遠端監控管理的一套無線通訊感測系統。

其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身為我國農業行政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在專利數量的表現尚可,目前共有209件發明專利、293件新型專利以及1件設計專利(此數字僅統計中華民國專利)。

以上3件農業科技專利,當然不足以代表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但卻仍隱約可以察覺到多是藉由感測器、智能裝置及物聯網的導入,這也與農委會推動的『智慧農業4.0』不謀而合,即知識數位化、生產智動化、產品優質化、操作便利化及溯源雲端化!(了解更多智慧農業4.0:https://goo.gl/l0N71i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