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務/設計專利侵權判斷中的功能性特徵

 


廣流智權事務所,係由李文賢專利師於2005年創立,由兼具科技、法律與管理專長的專業人士所組成,結合廣流法律事務所,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團隊具有智慧財產權取得、維護、運用、管理等豐富智權經驗,累積可觀成功案例,並持續汲取新知,以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自我期許:「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邀請您訂閱廣流智權事務所的電子報,追蹤最新精彩內容

 

前言

美國設計專利僅保護新的及裝飾性特徵,當設計專利包括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元件,其範圍應被解釋,以識別設計專利的非功能性面向[1]。本文分享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在2020/5/14的判決[2],該案地院判決兩設計近似之處是源於系爭設計的功能性特徵習知設計特徵,故不侵權。CAFC確認該判決。本文不說明判決中與此主題無關之內容。

案件背景

專利權人(Lanard)告被告侵害其粉筆握持器(Chalk Holder)之設計專利(D671,167, 下稱系爭設計)。被告之一以專利權人之產品(粉筆握持器玩具)為參考樣品設計與銷售粉筆握持器玩具(下稱被控設計),兩設計外觀均像鉛筆。

基於系爭設計圖式,地院考量系爭設計的功能性特徵、及書寫工具整體的功能性目的,包括各部分的比例。接著,地院比較系爭設計與習知設計(含審查員引用的被告提出的先前技藝)之差異,以釐清系爭設計之保護範圍,並據以進行系爭設計與被控設計之侵權判斷。最後,地院判決不侵權。專利權人上訴。

 

CAFC判斷

CAFC首先重申先例見解:設計專利侵權判斷的二部分檢驗法:(1)解釋請求項以決定其意義及範圍;(2)比較被控設計與解釋後範圍。比較時,一般觀察者以系爭設計的購買者通常具有的注意力,觀察兩設計是否實質相同,若其相似程度足以欺騙該觀察者,誘使他購買其中一個而以為是另一個時,即屬侵權[3]。設計專利侵權判斷,以圖式為準,但區別那些特徵是裝飾性那些特徵是純功能性則是有幫助的[4]。

系爭設計請求保護「如圖所示的粉筆握持器的裝飾性設計」。地院依系爭設計之圖式(如下)解釋其範圍。地院認為系爭設計由四個元件組成(由下而上):圓錐形前端六角長條本體圓柱狀環套、及柱狀橡皮擦

地院在考慮系爭設計的功能性特徵及並比對習知設計後,認為系爭設計與習知設計的區別僅在於各元件間的確切比例關係、環套的尺寸及裝飾性環槽、及圓錐尖端的特定尺寸與形狀CAFC認為地院該解釋並無錯誤其範圍與專利法所賦予裝飾性保護相當

地院認為[5]:系爭設計係用以握持彩色粉筆,供孩童於人行道上塗鴨;故系爭設計具有功能性特徵以達該目的[6]。被告主張該四元件各具功能:圓錐形前端用以握持粉筆以供書寫、長條本體用以容納粉筆及供手握持、圓柱狀環套用以固定橡皮擦於該本體並可旋開以裝填粉筆、及柱狀橡皮擦用以擦除。專利權人未以有力證據反駁該主張,其產品包裝亦展示該些功能。再者,系爭設計做為書寫工具的功能性目的亦決定該些元件的結構,每一個與書寫工具一致的習知設計也整合該些元件,並具有大體上相同的結構。例如整體粗度圓錐尖端的圓孔大小取決於欲容納的粉筆尺寸之功能性設計。因此,地院認為:整體較廣的設計概念並非系爭專利所保護者。

地院接著辨識非功能性特徵:橡皮擦的柱狀外形環套上的環槽(特定凹槽外觀)、圓錐前端的平滑表面與直斜面各元件間的特定比例

地院依先例見解,比對系爭設計習知設計,其中有15件審查官引用的及幾件被告提出的習知設計,例如鉛筆專利、鉛筆造形容器及其他六角形容器。下圖分別為審查官引用的及被告提出的習知設計。

從該些習知設計可知平滑表面直斜圓錐尖端六角長條本體圓柱環套上環槽柱狀橡皮擦習知技藝的設計特徵。特大號鉛筆及特大號鉛筆造形容器亦見於習知技藝。因此,地院認為系爭設計的整體外觀與習知設計的區別僅在於各元件間的確切比例關係、環套的尺寸及環槽的特定設計、及圓錐尖端的特定尺寸與形狀[7](下稱區別特徵)

CAFC肯認:地院在解釋設計專利範圍時,以圖式之視覺效果為主,取代以文辭方式界定設計專利範圍。

接著,地院進行侵權判斷。地院將系爭設計與被控設計並列觀察,兩者具有一個較廣的設計概念(兩者都是設計得長得與鉛筆相像的粉筆握持器)。然而,地院認為,系爭設計的問題是:兩設計近似之處是源自於功能性特徵或習知設計。一般觀察者會將注意力放在系爭設計與習知設計相異之面向上(即區別特徵),該些相異面向使得系爭設計與被控設計間的區別是明顯的。故基於該些證據,沒有一個合理的事實查找者會認為:一般觀察者在考量習知設計後,將相信被控設計與系爭設計是相同的。CAFC肯認地院之侵權判斷

地院判決中,地院引用先例見解之侵權二階段分析:(1)當被控設計與系爭設計是足夠有區別的且明顯不近似,法院無需採取習知技藝分析。(2)當被控設計與系爭設計並非明顯地不近似,法院進行第二階段分析,須將系爭設計及被控設計與習知設計進行比較,以識別理論上不明顯的但對熟悉習知設計的假設性的一般觀察者而言會變得顯著的差異[8]。

地院認為:系爭設計為非常擁擠的習知技藝,需藉由把系爭設計及被控設計與習知設計進行比對,以決定是否侵權。地院首先並列系爭設計與被控設計(如下圖左),兩者外觀近似於習知設計(下圖左三),然而兩者之近似是來自於功能性習知設計特徵,功能性特徵如該四元件、及各別功能性結構;裝飾性特徵如長條本體的六角形圓柱環套之環槽橡皮擦之柱狀。因此,一般觀察者之注意力將著重於與習知設計相異的請求項設計的面向(即區別特徵),包括:各元件間的確切比例關係環套的尺寸及環槽的特定設計、及圓錐尖端的特定尺寸與形狀

地院認為兩設計是有明顯區別的。系爭設計的比例是較纖細與拉長的,被控設計則較粗短;被控設計圓錐尖端之錐度較緩、長度較長、表面有沿斜面的線脊及較大開口(如上中),系爭設計的圓錐尖端之錐度較陡、長度較短、較小開口及平滑錐面;系爭設計之環套的環槽位於環套中央(如上右),被控設計環套中央有一圈的垂直線,其上下各有二圈環槽。一般觀察者就整體來看會因此認為被控設計與系爭設計不同。

專利權人認為地院指出的差異是無關緊要的,地院認為該些差異佔相當大的重要性。CAFC肯認:地院在以下二者之間有正確的權衡:考慮系爭設計的裝飾性面向及維持聚焦於一般觀察者將如何查看整體設計。因此,未採納專利權人之主張。

專利權人主張地院採用逐元件比對法並不正確。CAFC重申,先例雖廢棄新穎特徵檢驗法,但並未質疑基於習知設計而比對系爭設計及被控設計的重要性[9]。

另外,專利權人企圖以其產品與被控產品比對,然而,該產品的部分特徵並未見於系爭設計,而對於純功能性特徵及見於習知設計的特徵是未能賦予專利保護的。CAFC引用先例見解[10],確認地院判決。

 

討論與建議

解釋設計專利的範圍時,虛線部分為不主張範圍部分,在本案判決中未說明,應屬不爭執事項。

其次,地院比對系爭設計與習知設計時,另說明:若依專利權人所述「將握持功能視為應比對特徵」,基於系爭設計與習知設計在功能性特徵上近似,審查官將不會准予系爭專利。專利權人另抗辯系爭設計之所以獲得專利權是因為其為玩具,具有不同的實用性,地院認定的功能性特徵應屬裝飾性特徵。地院引述先例見解反駁:將舊裝置或形態轉用於新目的,雖可能在新角色中具有方便性、可用性及美觀,但不算是發明,不能允許將一已存在之物品單純轉換新用途而取得專利[11]。

本案引用美國設計專利侵權判斷的多個先例見解,實務問題是如何將該些見解正確涵攝於個案。本案地院判決對於設計專利侵權判斷上有細緻的比對與分析,筆者認為可進一步閱讀與參考。

最後,由於被控設計是參考專利權人產品而設計的,專利權人亦主張侵害其著作權、商業表徵(trade dress)及不公平競爭(unfair competition),此部分未於本文說明,地院及CAFC確認被告未侵害該些權利,讀者若有興趣可以閱讀判決原文。

 

參考資料

[1] A design patent only protects the novel, ornamental features of the patented design. Where a design contains both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elements, the scope of the claim must be construe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non-functional aspects of the design as shown in the patent. OddzOn Products, Inc. v. Just Toys, Inc., 122 F.3d 1396, 1405 (Fed. Cir. 1997)

[2] Lanard Toys Ltd. v. Dolgencorp LLC, Appeal No. 2019-1781 (Fed. Cir. 2020) decided May 14, 2020.

[3] Determining whether a design patent has been infringed is a two-part test: (1) the court first construes the claim to determine its meaning and scope; (2) the fact finder then compares the properly construed claim to the accused design. Elmer v. ICC Fabricating, Inc., 67 F.3d 1571, 1577 (Fed. Cir. 1995). In com-paring the patented and accused design, the “ordinary observer” test is in the eye of an ordinary observer, giving such attention as a purchaser usually gives, two designs ar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if the resemblance is such as to deceive such an observer, inducing him to purchase one supposing it to be the other.” Egyptian Goddess, Inc. v. Swisa, Inc., 543 F.3d 665, 670 (Fed. Cir. 2008) (en banc).

[4] “design patents “typically are claimed as shown in drawings,” but that it can be helpfu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ose features of the claimed de-sign that are ornamental and those that are purely functional.” Egyptian Goddess, Id. at 679–80.

[5] 為能更清楚了解地院論理內容,本文增加地院判決內容:Lanard Toys Ltd. v. Toys “R” Us-Delaware, Inc., No. 3:15-cv-849-J-34PDB, 2019 WL 1304290, page 11-14 (M.D. Fla. Mar. 21, 2019).

[6] 專利權人主張系爭專利為一玩具,但未能證明玩具都不具功能性,亦未主張粉筆握持器屬無功能裝置。

[7]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Lanard’s design is distinct from this prior art only in the precise proportions of its various element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the size and ornamentation of the ferrule, and the particular size and shape of the conical tapered end.

[8] If “the claimed and accused designs are not plainly dissimilar,” then the analysis proceeds to the second stage whe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pare “the claimed and accused designs with prior art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that are not noticeable in the abstract but would be significant to the hypothetical ordinary observer familiar with the prior art.” Egyptian Goddess, at 678.

[9] But we have never questioned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patented design and the accused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ior art.

[10] 侵權分析是比對被控設計與系爭設計,並非比對對被控設計與系爭設計之產品。 The infringement analysis must compare the accused product to the patented design, not to a commercial embodiment.

[11] “[t]he adaptation of old devices or forms to new purposes, however convenient, useful, or beautiful they may be in their new role, is not invention….[A] person cannot be permitted to select an existing form, and simply put it to a new use, any more than he can be permitted to take a patent for the mere double use of a machine.” See Smith v. Whitman Saddle Co., 148 U.S. 674, 679 (1893).

 

本文經 廣流智權事務所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作者/盧建川 專利師
編輯/馬克斯 專利師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