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專利師考試心得分享-專業英文/工業設計組

台灣專利師考試,向來被戲稱世界最難考的國家證照之一
智財散步為有志成為專利師的考生們,蒐羅那些已經成功上榜的經驗談
透過他們的分享,或可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作法,藉以金榜題名!

 

成績:

專利法規       82 (申42/測40)
專利行政與救濟法規  79 (申45/測34)
普通物理與普通化學  56
專利審查基準與實務  74 (申38/測36)
專業英文       89 (申43/測46)
工業設計       63
專利代理實務     76

總成績        73.57

背景:

37歲、家有3歲小兒的媽媽考生,從事國外專利程序(三年)
2020年3月開始備考專利師抱著「這輩子只考這一次」的心情抖著手買了補習班的函授(不建議效法,後面有心得)

這幾個月來,最感謝的是丈夫與家人無條件的支持包容。媽媽常搞消失去念書,也要感謝兒子願意與爸爸相安無事。

 

備考過程:

對於上班族+3歲小怪獸的媽媽而言,備考的痛苦指數實在不低,只能溫水煮青蛙、慢慢拉長時數。3月每週讀書3小時,4月每週6小時,5-7月盡可能每週平均12-15小時(週末下午小孩睡午覺的時候很好用)。7月底的時候身體出了些狀況,立馬決定讓自己休息一陣子、下班完全不碰書,直到考前7天才開始重拾書本,做重點的複習。

其實我是很不喜歡補習的,從小到大沒上過補習班。這次決定買函授,是因為其中有一些科目與平常工作八竿子打不著,現在時間太寶貴不能用來瞎子摸象,以為看函授抓重點會比較有效率。考完回頭看的話,對補習有興趣的朋友,如果對專利法規與審查基準不熟悉、或是自覺很熟悉卻沒拿到預期分數的人可以考慮考X的該科課程,個人覺得將觀念整理得不錯,幫助消化記憶。其他科目其實自己準備的CP值會更高,不必花太多時間金錢在補習上。

 

各科心得:

一、專利法規
二、專利審查基準與實務

這兩科一方面是2019準備TIPA考試時已經自己研讀過一輪,另一方面是與工作內容比較相關,上班時無形也有一些複習的作用。內容感覺親切,背誦起來也比較沒有壓力。

函授的老師把內容及考古題重點整理得很好,許多平常實務操作上比較不會遇到、但考試很愛考的規定,都會重複八百次強調,讓人想忘記都很難。

考後心得:
專利法規申論出了較冷門的主題(對,強制授權,就是在說你)+考第一科比較緊張思緒混亂,原本自己覺得寫得不順也不好、有點沮喪。沒想到申論部分最後拿到42分,比預料中稍高。

專利審查基準自覺寫得還算順暢,交卷的時候覺得大概可以拿到80分,結果卻沒達到預期。

 

三、專利行政救濟與法規

函授老師上的內容較偏純行政法(也很愛講很多不相干的事,我一直按快轉……),在考試中的價值比較體現於選擇題部分。申論題部分主要靠的還是專利法規與審查基準的基礎在撐,尤其是第五篇舉發認真研究一下對本科會很有幫助。

考後心得:
專利師考試剛開始那幾年的行政法考題…..嗯……但近幾年考題已經調整到與專利行政救濟高度相關了,抓緊舉發與各種訴訟類型的適用情境這個大重點就對了;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以及各行政救濟程序中的一事不再理及迴避的規定也不能放過。

 

四、專業英文

基本上就是專利法規+專利審查基準兩科的英文版,但巴黎公約與TRIPS比重會稍微高一些。函授就是真的在上英文課,老師逐字逐句帶著看法條。對於平常工作內容就是使用英文向國外客戶說明專利法規的人,幫助不是太大;不過如果平常英文法條看得少的人,有老師帶看的話應該還是會有幫助的。

考後心得:
私心覺得這一科選擇題比申論題難……有好幾題考到較細的法規。今年申論題還挺平易近人的。

 

五、專利代理實務

這一科……菜雞如我抓緊著東大特訓班的精神,謹記專利法施行細則裡的說明書撰寫原則,再配合專利審查基準提及的一些重點,希望寫出來的東西雖可能有不足、但盡量減少錯誤。

函授老師與我電波不大合,參考價值不高。

考後心得:
題目要耐心仔細看。有時答題的關鍵不在技術內容、也不在撰寫方式,而是有沒有把題目的要求看清楚。

申請專利範圍一次要寫一大篇、佔40分,為了減少塗改,我先用鉛筆在題目卷上以關鍵字擬出架構、檢查確認符合題目要求之後,才在答題紙上正式開始撰寫。

 

六、普物普化

這科實在太詭異了,平均一題只有72秒的作答時間……由於本人自高中時期起物理就不拿手,在實作了前三年的考古題後,本科最終的應考策略是:優先作答觀念題與不用列式的簡易計算題,從化學題開始反著順序往前寫(因為化學觀念題較多);第一眼判斷可短時間解出來的題目再解,直覺要花時間的就跳過,最後倒數兩分鐘的時候把所有剩下的題目一路B過去……

函授真的沒什麼顯著差異……(苦笑)

考後心得:
今年題目體感比前三年難(熱力學怎麼這麼多…@_@)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把花在準備這一科的時間全部挪為他用……

 

七、專業科目(選考工業設計)

我大學是生科系畢業,選考工業設計的原因是:覺得以前在學校學的生物科技現在早就變歷史了,那還不如考個工業設計,至少有靠寫作文拿分的機會(苦笑again)

這一科的問題是考試範圍真的太大,實在很難準備。除了函授講義,另外有在書店買兩本工業設計導論型態的書來當閒書看,瞄到講義上曾經出現過的人名或名詞就停下來定睛多看兩眼,想說既然是交集,必有重要之處…吧?(2019是包浩斯建校100週年紀念,我還買了一本包浩斯的專書來看想賭一把,結果今年依然沒考包浩斯……)

考後心得:
如果沒有補習,這一科我只有把握拿到2-6分,因為只有兩題名詞解釋是我本來就寫得出答案的。有補習之後,覺得應該(希望)可以拿到20分,這樣是原來的十倍,真是不錯啊。

雖然整張考卷真心有把握拿分的部分少得可憐,但我依然認真寫滿了6頁答案紙……不過顯然有努力掙扎就有希望,這一科居然拿到了超過60分,超乎預期。

 

綜合心得:

選擇題部分,把相關規定讀熟,應該都不至於太難拿分。

申論題的話,建議要細讀題目、在腦中決定篇幅及該題預計花費時間、先把答題架構想好、最後再下筆,以避免反覆改寫多花時間也打亂思緒。論述時盡量不要只寫答案,也要著重在「得到這個答案的根據及原因」,也就是常聽到的三段論法,讓整體論述完整。

找支順手的筆對連續三天的考試會有很大幫助。國考板大推的國考筆SXN-1000對我而言太重了,我自己是使用平日慣用的UNI Jetstream+修正液(因為Jetstream遇上修正帶容易斷水)。

這次的期中考,還算拿到不錯的成績。

未來的路還很長,會怎麼走也說不準,但就如同speedsun大所說,人生不就是要不斷充實自己嗎?懷著吸收知識充實專業的心情去準備考試,不論結果如何,裝進腦袋的都是寶貴的資產。共勉之。

 

本文經作者zaliu授權發佈,原文在此
Photo credit: Paul Townsend@flickr, CC BY-SA 2.0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